File Download

There are no files associated with this item.

Supplementary

Article: Stravinsky's Symphony of Psalms (in Chinese)

TitleStravinsky's Symphony of Psalms (in Chinese)
史達拉汶斯基:「詩篇交響曲」
Authors
Issue Date1996
Publisher香港電台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Citation
The Joy of Listening, 1996, v. 1, p. 74-75 How to Cite?
音樂教室, 1996, v. 1, p. 74-75 How to Cite?
Abstract俄國作曲家史達拉汶斯基寫給合唱團與樂隊的「詩篇交響曲」是應波士頓交響樂團之邀,為其五十週年慶典而作。年份是1930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史氏移居法國期間。他當時放棄後印象主義和原始表現主義,走上新古典主義的創作路線。但我們現今聽到的此曲是1948年的修訂版,即為史氏入籍美國後的事。 「詩篇交響曲」分為三個樂章,分別為三段舊約的聖經中「詩篇」的選節譜上嚴謹和神聖的音樂,這也是史氏第一首與宗教文字有關的作品。詩篇的選節由合唱團以拉丁文唱出,而樂隊的配器重點即在木管與銅管樂上,當中豎琴與兩件鋼琴的選用基本上代替了沒有被採用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這個特別的配器編制好像故意塑造神聖的氣氛,正如史氏在樂譜的第一頁上寫上的話:「為神的榮耀而創作」。 第一樂章的選節是詩篇第三十九篇第十二及十三節(當代版本),內容大概是流淚祈求神不要靜默,要留心垂聽這位寄居詩人的禱告及寬容他的罪過。這種憂傷懺悔的情懷由圓號聯同大提琴在第18小節首先帶出,並由女中音承接這個以E為主音的弗里吉安調式 (Phrygian mode) 主題。其實E小調和弦在樂曲的起首已經以重音的形式出現了好幾次,當中穿插著木管樂的琶音線條。第2及第3小節的琶音是由以降B及G為根音的屬七和弦所組成,這兩個和弦及E小調和弦的樂音全取自以下的八音音階 (octatonic scale):E-F-G-Ab-Bb-B-Db-D-E。八音音階是由半音與全音相互交替所組成,也是史氏在這首作品及其他作品中常用的素材。樂曲在和聲上的特點就是以八音音階與其他調式及和弦以橫向及縱向的模式結合在一起,有濃厚的複調性。 整個第一樂章給人靜態[的感覺:恆久出現的琶音與人聲悠長拖唱的對比在表面上是活躍的,但高層次和聲進行上的持續音 (pedal) 及預期性頗強的下行線條,加上平穩的合奏織體 - 尤其是頻現音型 (ostinato) 及其同步增值 (augmentation) 與減值 (diminution) 的出現,使樂章充滿著詩人靜心期待神的氣氛。樂章最令人驚異的是結尾的終止式停留在G大調和弦上,這與樂章起首的E小調並不構成任何明顯的關係。但當聽到接著的第二樂章單簧管以C小調奏出二重賦格曲(double fugue) 的第一主題時,G大調和弦就可被理解成迎接第二樂章的屬和弦了。 第二樂章的選節是詩篇第四十篇首三節,內容大概描述當神垂聽了詩人的呼求後,救拔他脫離苦難,並使他腳立在磐石上口唱新歌讚美神。詩中出現的句子「磐石」及「使我腳步穩當」(directed my steps) 好像是全樂章的精神支柱,引伸出二重賦格曲的動機。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大多刻意包容十七及十八世紀音樂的一些特徵和格式,其中較明顯的是強調嚴謹對位,以反抗後浪漫主義無自制的感情誇示。二重賦格曲式的意思是樂曲中同時有兩個賦格曲主題及其各自的對題與對位。在這樂章裡,第一賦格部份建立在C小調上,並由樂隊奏出,而第二賦格部份則定位於降E大調,並由合唱團演唱。這種複調 (polytonality) 及複音 (polyphony) 同時出現的手法頗為新鮮。為求減少音響效果上的混亂感覺,史氏選取了一個簡單的三音元素:「C、Eb、B」作為第一賦格主題的骨架,並在第一賦格完成其呈示部後才引入合唱的第二賦格,合唱在進行第二賦格的呈示部時樂隊即自由地發展第一賦格的主題。雖然合唱團最後以同音降E唱出詩詞的最後一行,但降E大調與C小調的衝突在這個樂章終止式中始終未獲得解決,因而把聽眾的期待引入下一樂章中。 第三樂章譜寫了詩篇最後一篇 (即第一百五十篇) 全篇,內容大致為呼叫世人因神的大能和美德而用各種各樣的樂器讚美祂。當中特別提及小號、弦樂器、風琴及大鈸。「讚美神」(Alleluia)一詞在合唱團中出現了好幾次,女高音聲部以C及降E作為這詞的骨架音,在接下來的詩節中又以降E作為主幹,並輔以降B作為短期目標,與此同時樂隊即以C大調作為其調性中心,這與合唱團的降E大調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衝突的唯一解決地方是在「主」(Dominum) 一詞出現的時候:合唱團多以同音C或C大調和弦唱出,而中段一次以降B和弦唱出時樂隊也順應演奏該和弦。 在這悠長的樂章中史氏應用了好幾次明顯的速度轉變,其中以樂隊主奏的快板出現時最突出。「讚美」(Landate) 一詞基本上貫穿了全樂章,史氏在好幾處地方刻意重複Landate一詞,並在中段移動樂句的重音節拍,使其出現在四拍子的多個不同拍點上。令人最難忘的地方是末段唱至「用大響的鈸讚美祂」時 Landate eum in cymbalis),史氏故意應用與詩詞意思相反的突然弱奏和平靜悠和的氣氛,合唱團的降E調性及明顯的3/2節拍與豎琴、鋼琴的C大調和4/2節拍的頻現音型形成獨特的複合對比。全曲的終結是在「主」一詞上,這既是詩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各種和聲衝突的總結 - 合唱團唱出同音C及樂隊奏C大調和弦 (只出現C和E)。
Persistent Identifierhttp://hdl.handle.net/10722/88834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uthorChan, JKB-
dc.date.accessioned2010-09-06T09:48:39Z-
dc.date.available2010-09-06T09:48:39Z-
dc.date.issued1996-
dc.identifier.citationThe Joy of Listening, 1996, v. 1, p. 74-75-
dc.identifier.citation音樂教室, 1996, v. 1, p. 74-75-
dc.identifier.urihttp://hdl.handle.net/10722/88834-
dc.description.abstract俄國作曲家史達拉汶斯基寫給合唱團與樂隊的「詩篇交響曲」是應波士頓交響樂團之邀,為其五十週年慶典而作。年份是1930年,即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史氏移居法國期間。他當時放棄後印象主義和原始表現主義,走上新古典主義的創作路線。但我們現今聽到的此曲是1948年的修訂版,即為史氏入籍美國後的事。 「詩篇交響曲」分為三個樂章,分別為三段舊約的聖經中「詩篇」的選節譜上嚴謹和神聖的音樂,這也是史氏第一首與宗教文字有關的作品。詩篇的選節由合唱團以拉丁文唱出,而樂隊的配器重點即在木管與銅管樂上,當中豎琴與兩件鋼琴的選用基本上代替了沒有被採用的小提琴和中提琴。這個特別的配器編制好像故意塑造神聖的氣氛,正如史氏在樂譜的第一頁上寫上的話:「為神的榮耀而創作」。 第一樂章的選節是詩篇第三十九篇第十二及十三節(當代版本),內容大概是流淚祈求神不要靜默,要留心垂聽這位寄居詩人的禱告及寬容他的罪過。這種憂傷懺悔的情懷由圓號聯同大提琴在第18小節首先帶出,並由女中音承接這個以E為主音的弗里吉安調式 (Phrygian mode) 主題。其實E小調和弦在樂曲的起首已經以重音的形式出現了好幾次,當中穿插著木管樂的琶音線條。第2及第3小節的琶音是由以降B及G為根音的屬七和弦所組成,這兩個和弦及E小調和弦的樂音全取自以下的八音音階 (octatonic scale):E-F-G-Ab-Bb-B-Db-D-E。八音音階是由半音與全音相互交替所組成,也是史氏在這首作品及其他作品中常用的素材。樂曲在和聲上的特點就是以八音音階與其他調式及和弦以橫向及縱向的模式結合在一起,有濃厚的複調性。 整個第一樂章給人靜態[的感覺:恆久出現的琶音與人聲悠長拖唱的對比在表面上是活躍的,但高層次和聲進行上的持續音 (pedal) 及預期性頗強的下行線條,加上平穩的合奏織體 - 尤其是頻現音型 (ostinato) 及其同步增值 (augmentation) 與減值 (diminution) 的出現,使樂章充滿著詩人靜心期待神的氣氛。樂章最令人驚異的是結尾的終止式停留在G大調和弦上,這與樂章起首的E小調並不構成任何明顯的關係。但當聽到接著的第二樂章單簧管以C小調奏出二重賦格曲(double fugue) 的第一主題時,G大調和弦就可被理解成迎接第二樂章的屬和弦了。 第二樂章的選節是詩篇第四十篇首三節,內容大概描述當神垂聽了詩人的呼求後,救拔他脫離苦難,並使他腳立在磐石上口唱新歌讚美神。詩中出現的句子「磐石」及「使我腳步穩當」(directed my steps) 好像是全樂章的精神支柱,引伸出二重賦格曲的動機。新古典主義的作品大多刻意包容十七及十八世紀音樂的一些特徵和格式,其中較明顯的是強調嚴謹對位,以反抗後浪漫主義無自制的感情誇示。二重賦格曲式的意思是樂曲中同時有兩個賦格曲主題及其各自的對題與對位。在這樂章裡,第一賦格部份建立在C小調上,並由樂隊奏出,而第二賦格部份則定位於降E大調,並由合唱團演唱。這種複調 (polytonality) 及複音 (polyphony) 同時出現的手法頗為新鮮。為求減少音響效果上的混亂感覺,史氏選取了一個簡單的三音元素:「C、Eb、B」作為第一賦格主題的骨架,並在第一賦格完成其呈示部後才引入合唱的第二賦格,合唱在進行第二賦格的呈示部時樂隊即自由地發展第一賦格的主題。雖然合唱團最後以同音降E唱出詩詞的最後一行,但降E大調與C小調的衝突在這個樂章終止式中始終未獲得解決,因而把聽眾的期待引入下一樂章中。 第三樂章譜寫了詩篇最後一篇 (即第一百五十篇) 全篇,內容大致為呼叫世人因神的大能和美德而用各種各樣的樂器讚美祂。當中特別提及小號、弦樂器、風琴及大鈸。「讚美神」(Alleluia)一詞在合唱團中出現了好幾次,女高音聲部以C及降E作為這詞的骨架音,在接下來的詩節中又以降E作為主幹,並輔以降B作為短期目標,與此同時樂隊即以C大調作為其調性中心,這與合唱團的降E大調形成強烈的對比。這個衝突的唯一解決地方是在「主」(Dominum) 一詞出現的時候:合唱團多以同音C或C大調和弦唱出,而中段一次以降B和弦唱出時樂隊也順應演奏該和弦。 在這悠長的樂章中史氏應用了好幾次明顯的速度轉變,其中以樂隊主奏的快板出現時最突出。「讚美」(Landate) 一詞基本上貫穿了全樂章,史氏在好幾處地方刻意重複Landate一詞,並在中段移動樂句的重音節拍,使其出現在四拍子的多個不同拍點上。令人最難忘的地方是末段唱至「用大響的鈸讚美祂」時 Landate eum in cymbalis),史氏故意應用與詩詞意思相反的突然弱奏和平靜悠和的氣氛,合唱團的降E調性及明顯的3/2節拍與豎琴、鋼琴的C大調和4/2節拍的頻現音型形成獨特的複合對比。全曲的終結是在「主」一詞上,這既是詩篇的中心思想,也是各種和聲衝突的總結 - 合唱團唱出同音C及樂隊奏C大調和弦 (只出現C和E)。-
dc.languageeng-
dc.publisher香港電台 (Radio Television Hong Kong).-
dc.relation.ispartofThe Joy of Listening-
dc.relation.ispartof音樂教室-
dc.titleStravinsky's Symphony of Psalms (in Chinese)-
dc.title史達拉汶斯基:「詩篇交響曲」-
dc.typeArticle-
dc.identifier.emailChan, JKB: jkbchan@hkucc.hku.hk-
dc.identifier.authorityChan, JKB=rp01215-
dc.identifier.hkuros1-
dc.identifier.volume1-
dc.identifier.spage74-
dc.identifier.epage75-
dc.publisher.placeHong Kong-

Export via OAI-PMH Interface in XML Formats


OR


Export to Other Non-XML Formats